
魏艾:叫停ECFA 兩岸兵兇戰危
多維:兩岸簽訂ECFA至今已10年,坊間多擔心ECFA將有世界貿易組織(WTO)原則下10年大限的問題,因此可能會在今年終止。您認為ECFA是什麼性質的協議?而ECFA與WTO規範之間的關係為何?
魏艾: ECFA原則上要遵守WTO基本規範,對內要“促進貿易發展”,對外“不可增加貿易障礙”,即“不歧視原則”。基本上,ECFA就是兩岸的自由貿易協議(FTA),只是不用FTA的名字,陸方堅持不用FTA說法,是因為FTA代表國跟國的關係。
同時,只要稍微深入研究ECFA或區域經濟就知道,其中並沒有10年到期的規範,只是WTO裡有一項規定,希望在某一段時間內,90%產品都能零關稅。但這是不可能的,每一個國家有自己的優勢跟弱勢,就像北美自由貿易協議(NAFTA),墨西哥給美國也只有49%。
一般認為合理期間是10年,但又分成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,前者希望10年,後者希望15年,但都是原則上的要求。而從學術角度來看,就會發現台灣兩年前在WTO的身分就是已開發國家,照規定應該是10年內。但大陸、東盟國家仍用開發中國家,那可能是15年。事實上,如果不是因為兩岸政治現狀如此,也沒有人會想到大陸會不會有終止ECFA的問題。
多維:既然沒有十年到期規範,那就意味著不會有自動失效的問題?大陸可能片面終止嗎?
魏艾: ECFA沒有10年期限問題,不致於自動失效,它現在就是一個政治問題。假如真有10年期限,也是9月生效10週年時才可能中斷,但目前也只有早收清單要不要繼續的問題。
我覺得大陸不至於片面中斷ECFA,因為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發展是大陸的對台政策目標,國台辦也曾表態兩岸同胞都不希望ECFA得而復失。不過,若是蔡英文在政治上走得很遠,而大陸以終止ECFA反制,就是兩岸政治關係最不好的時候,幾乎是“兵凶戰危”。
現在綠營學者總認為大陸不會這麼做,認為“太陽要繞著地球走”,也就是說,“我民進黨再怎麼做,你也不敢武力犯台,那你就會繞著我走”。以前我曾跟大陸學者說過,北京老說民進黨政府不會跨越紅線,但這條紅線就像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地毯一樣寬,只要不宣布台獨,民進黨都可以在上面翻筋斗。
多維:有一說認為大陸若依照WTO架構執行終止條款,只要強調ECFA是在“九二共識”下簽署,希望在“九二共識”前提下兩岸協商終止,就可以達成兩岸官方無法協商而終止。如此作法合理嗎?是否會損及大陸國際信譽?
魏艾:任何一個FTA都不可能寫入一個政治因素,九二共識沒有寫在ECFA裡面,也不可能寫進去。我認為大陸不可能終止ECFA,但如果大陸真的以九二共識終止ECFA,說實在也不覺得奇怪,畢竟2015年的馬習會,習近平就昭告天下,九二共識就是兩岸政治協商基礎。
這也許會對大陸的國際信譽造成小小的影響,但不致於太糟糕,畢竟還有川普這種做得更離譜的人在,川普在NAFTA對墨西哥、加拿大提出許多要求,例如墨加不能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FTA等等。
多維:坊間多認為ECFA終止將對台灣經濟產生衝擊,您如何評估ECFA終止對台經濟的衝擊?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(RCEP)明年或將運作,台灣在國際貿易體系中被邊緣化的危機是否更進一步?
魏艾: ECFA終止對於台灣經濟的衝擊,首先是早收清單取消的影響,大陸開放台灣539項貨物,包括石化、機械、紡織、農產品等。2011年到2019年台灣對大陸總出口7,606億美金,早收清單就有1,831億,幾乎佔了24%。
其次,台灣沒有ECFA或不繼續推動時,其實就阻礙了台灣參與RECP等區域經濟整合。當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(CPTPP)或RCEP成立時,大陸跟越南經濟關係更緊密,台灣很多紡織業會被越南拿走,這些產業影響都蠻大的,所以不能光從產業貿易數字來看,也要看到背後的產業關連。
當時我們是希望藉著ECFA,避免在全球化跟區域經濟整合的過程被邊緣化。然而,目前ECFA只剩早收清單,2014年進程停滯下來以後,台灣在全球化、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,已經落後蠻多了。雖然目前國際局勢變化,區域經濟整合可能有所調整,但不可能完全被沖散掉。
多維: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,ECFA終止,受害最深將是中南部、中低收入、中小企業等台灣三中群體,這是否會對其對台政策產生影響?又中共推出的惠台政策有可能成為對台經貿的替代方案嗎?
魏艾:以前對台商的保障,大多是大陸單方面的法規,例如1994年的《台商投資保護法》,1999年《台商投資保障法實施細則》等。雙方啟動ECFA後,2012年共同簽訂《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》。
更重要的是,當時還有每半年召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,陸方由商務部副部長掛頭,我方由經濟部副部長掛頭,很多議題都會在這個平台來談,但這些都中斷了。
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有很多貢獻,例如大陸2014年11月曾頒布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,要求地方政府清理給企業的優惠政策,從2015年4月份起由中央統一制定。當時引起台商大騷動,就是透過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、海基會以及台商協會等平台反應給大陸中央,所以大陸國務院2015年5月才公佈25號文件,強調對台商的優惠條款會繼續下去。
可以看到,過去有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等平台管道可以協商,出了問題可以馬上溝通,但現在已變成大陸單方面施作,自顧自推出31條、26條、11條等惠台措施。去年大陸推出《外商投資法》也是,一連串就是按照大陸法律來。大陸現在是推動操之在己的部份,不需要跟台灣協商。
多維:在ECFA終止與否之間,如何解讀中共當前對於台灣問題與民進黨政府的判斷?終止是否代表中共對台政策可能想“推倒重來”?若沒有終止、維持原狀,是否意味中共對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還有期待、還願意給觀察期?
魏艾:如果大陸真的要終止ECFA的話,就真的是“推倒重來”了。但大陸現在對蔡英文政府已經沒有期待,尤其看到台灣配合美國的作為,現在也沒有什麼觀察期,過去4年,該聽該看的,都聽到、看到了。
2019年兩岸之間民粹主義的升高、台灣族群的分裂,是一發不可收拾。未來在蔡英文第二任期,兩岸冷和狀態還會往前走。
但我覺得兩岸還是要和平發展,畢竟巨人就睡在你旁邊。此次蔡英文不斷把疫情成績作內宣,雖然政治操作難免會有,但不應該把對岸醜化。
多維:美中對抗與疫情影響下,世界是否正走向某種程度的逆全球化?您會如何看待台灣經濟在這樣的未來?
魏艾:不可否認的是,全球化過程中,也有逆全球化的風潮出現,全球化造成國跟國之間的財富重分配,各國內部也有城市與農村的財富重分配,促使激進右派崛起。但很多國際事務還是要共同解決,例如非洲飢荒、公共衛生等,不可能完全逆全球化。
這次新冠疫情也引起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,目標是不要過度依賴中國大陸。當然會有部分搬到台灣,但產業鏈重組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就開始,估計跨國公司有些會調整,但是小公司可能比較難,重組速度有多快,也要看不同產業類別。(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)
本文轉自《多維TW》056期(2020 年7月刊)《叫停ECFA 兩岸兵凶戰危》。